中央人民政府  |  四川省人民政府  |  资阳市人民政府  |  邮件
乐至县司法局 “1435”工作法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夯实基层法治根基
2024/3/8 11:20:04     浏览:5017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乐至县司法局不断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供给,延伸法律触角,采用“1435”工作法,围绕“一个中心”、完善“四项机制”、搭建“三大平台”、聚焦“五类重点”,推动公共法律服务高质量发展。县司法局先后获得2016-2020年四川省普法先进单位,龙门镇金马村等3个行政村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陈毅生平事迹陈列馆入选四川省红色法治文化遗存目录(第二批)名单,2名公共法律服务人员被表彰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

坚持“一个中心”筑牢为民服务理念

始终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作为总揽司法行政工作的重要抓手,通过统筹推进发展、提升供给能力、加大保障力度,促进公共法律服务标准功能专业化、管理规范化、内容精细化、效果惠民化,基本形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完善“四项机制”体系建设有序推进

一是健全领导机制。“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业务股室协同抓,全局干部职工齐力抓的工作格局,共同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二是完善工作机制。印发《乐至县“十四五”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成立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实体平台建设领导小组的通知》等文件,高效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三是落实保障机制。印发《关于规范和加强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的实施方案》,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法律服务,促进公共法律服务供给常态化、可持续。四是健全管理机制。按照省司法厅《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建设考核标准》《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建设考核标准》,对全县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室)进行规范化建设和管理。

搭建“三大平台”服务网络全面覆盖

一是实体平台拓展延伸。构筑以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龙头”、21个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站为“四翼”、315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室为“触角”的“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二是热线平台不断深化。积极宣传“12348”法律服务热线,2021年来,提供“12348”话务服务400余人次,服务满意度达到100%。三是网络平台智能高效。深耕拓展“互联网 ”技术在公共法律服务领域的应用,搭建县域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平台,在“帅乡乐至”APP设置“司法局”板块,实现了“一站通”“一线通”“一网通”的智慧法律服务。

聚焦“五类重点”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是聚焦普法宣传“惠民生”。建成“2 21 N”普法阵地矩阵,推出《新法速递》《萤火虫普法小广播》等系列普法栏目30余期,持续推进“懂了么”普法服务网络,“下单”“派单”162场次;2021年来,组织开展各类普法宣传650余场次,发放法治产品32.5万件。二是聚焦人民调解“解民忧”。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组织开展“矛盾纠纷大起底大排查大化解”专项行动,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的工作目标。2021年来,全县各级人民调解组织调解纠纷5189件,调解成功5145件,成功率达99%以上,涉及金额2325万元。三是聚焦公证服务“纾民困”。创建“乐无忧公证服务到家”特色法律服务品牌,创新“5 N”便民举措。2021年办理公证850件,2022年办理公证725件,2023年办理公证927件,上门服务44件。四是聚焦法律援助“暖民心” 。创建“乐融融法律援助帮益帮”特色法律服务品牌,实施“1 2 3 4 5”服务模式,被省厅法律援助专刊采用并全省推广。3年办理援助案件4236件,共挽回经济损失3686万元。五是聚焦律师服务“顺民意”。构建“工作站 基地”服务法治营商环境“3 3”站基联建综合服务模式,为鑫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150家企业提供免费“法治体检”。2021年来,组织开展企业“法治体检”20余次,审查农民工用工合同20000余份。


主办单位:资阳市司法局 联系电话:028-26110189
蜀ICP备12006472号-3  网站标识码:5120000048
已访问 53854424 人次 [ 用户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