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资阳市:公证助力化解国企改制遗留难题 365名职工20年信访终得补偿
中国网 2023-03-03 15:37

某国企改制后365名原职工针对股权认购争议上访长达20年,资阳市雁城公证处充分发挥公证职能作用,探索创新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全过程深度参与协调处理工作,量身定制个性化组合公证服务方案,从搭建沟通桥梁、强化法律约束、加强现场监督等方面精准发力,有效助推历史遗留问题圆满化解,避免了矛盾进一步激化,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一、基本案情

2001年,资阳市原某国企进行民营化股份制改革过程中,市政府授权行业主管部门与新引进投资公司签订企业权益转让协议书,约定“新公司中乙方持有90%的股份,市政府持10%的股份”,乙方同意市政府将持有的股份转让给原国企职工。后因政策调整等原因,由原国企职工认购10%股份的约定无法实现。多年来,原国企职工针对该问题持续上访,但一直未得到有效解决。随着时间推移,原国企职工出现年老行动不便、死亡等情况,增加了问题处理难度,存在矛盾进一步激化的风险。

二、办案过程

2021年5月,在资阳市政府统筹下,资阳市雁城公证处(以下简称“公证处”)全过程参与该案协调处理工作,充分发挥公证职能作用,有力助推重大历史遗留难题成功化解,有效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在初期沟通阶段,针对原国企职工对立情绪大、信任基础差等情况,公证处借助自身处于第三方中立地位所具有的公信力,在充分考虑原国企职工诉求合法性、合理性的基础上,客观专业地分析问题,并向原国企职工释明涉案法律法规和政策,耐心细致地安抚职工情绪,引导职工理性合法地分析理解问题、实现利益诉求。

在协商处理阶段,经相关部门共同研判并与职工代表沟通协商,明确了通过一次性经济补偿方式解决职工合理诉求的处理方案,公证处及时量身定制个性化组合公证服务方案。针对该案时间跨度长、涉案人数众多、人员结构复杂等情况,对补偿人员名单、基本情况、补偿方案等信息在职工家属区、公司办公区等地进行了公示,并对领取补偿金职工身份和资格、职工人数、补偿方案进行了公证确认;针对56名现己去世但改制时在册的职工由谁代表签署协议领取补偿款的问题,通过办理承诺书、委托书、继承与保管资格等公证,对职工家属的继承人身份、协议签署代表身份进行确认;为行动不便的市内职工或家属提供上门公证服务,对外地无法返资的职工或家属联合其所在地公证处采取电子公证形式线上办理委托公证。

在处理实施阶段,公证处与相关部门共同研究,依据补偿方案草拟了调解协议书,并推动各方充分沟通,就协议内容达成一致意见。为及时、高效地完成调解协议签订工作,公证处提出采取“60+7+1”工作模式(即:每天安排约60名职工签约,7天内完成全部签约,安排1天内进行查漏补缺、开展复核),并通过人脸识别确认身份、签字现场拍照固定等方式对365份调解协议书签订进行了现场公证。考虑到案件的特殊性、复杂性以及多数职工的经济状况,公证处对公证费用依法进行了减免。

最终历时6个多月,召开现场协调会9次,办理公证512件,其中电子公证及委托公证35件、承诺书公证56件、继承与保管资格公证56件、协议公证365件,累计减免公证费用14.28万元。该案于2021年11月完成结案,365名职工的补偿金全部足额支付到位,至今各级各部门未再收到任何相关信访投诉,真正实现案结事了。

三、典型意义

本案中,资阳市雁城公证处全程深度介入国企改制遗留问题化解,充分发挥公证职能优势,针对股权认购争议精准发力,量身定制个性化组合公证服务方案,助推历时20年之久的信访积案圆满化解。

一是搭建沟通桥梁实现争议化解“破冰”。公证处充分发挥中立、客观的公信力,依托公证人员良好的法律专业素养,巧妙避开各方的矛盾情绪和沟通障碍,帮助当事人客观专业地分析问题,整合、梳理并恰当调整利益诉求,增进各方相互了解、提升信任、消除隔阂。

二是强化法律约束预防纠纷防范风险。通过对领取补偿金的职工身份、资格、人数和方案进行公证确认,厘清了争议纠纷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对死亡职工继承人身份以及协议签署代表身份的公证确认,避免后续发生继承等纠纷;通过对行动不便人员上门公证、对外地不能返资人员委托公证,为职工获取补偿提供了方便;通过对调解协议书签订现场进行监督,确保协议签订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内容真实、客观、公正;通过对补偿协议书进行公证,增强了补偿协议的法律约束力,提高当事各方依法履行法律义务自觉性,有效预防纠纷、减少诉讼。

三是探索创新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公证处积极探索“公证+”的争议处理新模式,主动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整合矛盾纠纷化解力量;通过前端有效介入谈判、中端定制办理法律文书、末端便民减免费用等方式,“全工作链条”积极参与协调处理,将公证的法律效力覆盖案件处置全过程,实现案结事了、事心双解,有效避免了信访问题再反弹,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彰显公证担当作为。

查看原地址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