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市司法局
对资阳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第501088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尊敬的赵乙霖代表:
首先感谢您对我市矛盾纠纷防范化解工作和司法行政工作的关心、支持。收到您提出的《关于加强社会矛盾纠纷源头防范和化解的建议》(第501088号建议案)后,我局党组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了由局长、分管副局长、相关科室负责人和各县(区)司法局相关人员参加的专题会议,认真进行研究讨论,明确工作措施和责任单位,强力推进相关工作,确保您的建议在相关工作中得到落实。现就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建强平台,推动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
一是强化平台建设。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实现市、县(区)、镇(乡、街道)三级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协调中心实体化、实战化运行。形成以政法委多元化调解协调中心为平台,政法委、法院、司法局、信访局4部门主抓,人社、住建、国土资源、农业农村、城管行政执法等N个部门常驻调解,交调委、医调委、婚姻家庭调委会、物业纠纷调委会等X个专业调解组织和专业调解员调解的“1 4 N X”的工作格局。
二是规范运行流程。搭建集群众诉求受理、分流指派、现场调处、法律服务、心理疏导、司法确认、案件速裁等于一体的工作平台,实现群众矛盾纠纷解决“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建立受理、分流、会商、调解、督办等制度,按照纠纷难易程度,实行独立调解、联合调解、组团式调解等方式,对重大疑难纠纷实行“一案一策一专班”,促成纠纷有效解决,把协调中心打造成回应群众诉求、化解矛盾纠纷的“终点站”。
三是突出信息支撑。依托信息化建设推行预约调解、邀请调解、远程调解。建立政策法规库、调解案例库、审判案例库、调解员信息库4类数据库,收集政策法规和案例500余个。充分利用我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信息系统,每月研判预警,实现社会风险防控由“经验决策”向“大数据决策”转变。
二、整合资源,实现源头防范化解纠纷
一是做大人民调解网络。加强对人民调解工作指导,不断完善人民调解组织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第一道防线”作用。全市、县(区)在市司法局设市级人民调解指导中心1个,县(区)司法局设县(区)级人民调解指导中心3个,建立镇(乡、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89个,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1229个,实现市、县(区)、镇(乡、街道)、村(社区)四级人民调解组织全覆盖;在交通事故纠纷、医疗纠纷、婚姻家庭、物业纠纷、柠檬行业等纠纷多发、易发领域建立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52个。实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人民调解网络。
二是做强人民调解功能。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化源头化解纠纷的功能,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先后与信访、公安、法院、卫健委、工商联、退役军人事务局等部门建立协调联动机制,将调解触角向医患纠纷、交通事故、信访事项、环境保护、物业服务、金融保险、商事纠纷、退役军人事务、知识产权等领域延伸,努力化解涉及护社会秩序平稳和经济高速发展中的纠纷。联合重庆市资阳商会成立了人民调解委员会,切实维护了成渝地区的资阳企业的合法权益。在重庆毗邻的11个乡镇均设立联合调委会,实行资渝两地调解资源共享、调解信息共享、调解成果共享。
三是做优人民调解效果。坚持村(社区)每周、乡镇(街道)每半月、县(区)和市每月对辖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不稳定因素进行分析研判,特殊敏感时期实行日排查、日研判、日报告。加强重点项目全过程的矛盾纠纷排查监控,加强房地产、城乡建设、土地流转等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评估,做到应排尽排、应调尽调、快调快结。建立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和专家组,对重点群体开展心理疏导、情绪疏解、家庭关系调适工作,全市没有发生较大影响的群体性事件和个人极端案事件。2021年以来全市共调解纠纷8470件,调解成功8410件,成功率达99%。
三、健全机制,提升纠纷多元化解质效
一是健全诉源治理机制。推动“解纷服务超市”建设,设立基层诉讼服务联系点7个,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推动更多的矛盾隐患通过前端防控体系消化在萌芽状态。推动律师等第三方调解组织入驻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推行多元化解告知制度,发放《立案调解建议书》,多种方式引导当事人选择非诉方式解决矛盾纠纷。
二是健全工作协调机制。推行矛盾纠纷分级分类联合调解制度,根据事态发展演变、风险隐患及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将矛盾纠纷实行蓝、黄、红三色预警。按照职责权限,进一步规范条块、部门之间联动运行机制,综合运用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法治教育、心理疏导、困难帮扶等方式,化解和有效管控社会矛盾风险。
三是健全重大案件挂牌督办机制。强力推动重大社会风险、突出涉稳问题、突出信访问题化解处置工作,对排查出重点个案逐一落实责任领导、包案领导、处置措施和化解处置时限,建立每月汇总、每月通报、联合研判、任务交办、提醒提示、考核督导机制,确保涉稳态势全面“降温”。
四、多措并举,形成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格局
一是深化“调解 ”工作模式。加强调解 律师、调解 仲裁、调解 公证、调解 行政裁决、调解 行政复议与诉讼,深化诉非衔接和检调、警调、访调对接, 不断深化普法为先、重在调解的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机制。在全市成立了6个律师调解工作室,71名律师调解员对重大、疑难、跨区域等重大社会矛盾纠纷,开展人民调解。引导12名律师组建服务团,提供法律咨询,对重大项目进行法律体检、对重大事项提供法律意见,实现重大纠纷提前预警。建立驻派出所人民调解室47个,对各类纠纷及时分流,推进了调解专业化发展,增强了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截止目前,全市实现了主城区“公调对接”全覆盖以及乡镇、人口密集区的辐射,今年以来,共调解案件800件,成功率达100%。以“调解 公证”模式成功化解历时18年、涉及职工300余人的原燃气公司改制历史遗留问题。设立资阳市信访事项人民调委会,深化《人民调解参与信访矛盾化解组织和队伍建设规划》,促使信访事项依法解决。
二是推广“四堂四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模式。在雁江区全面推广并在全市逐步推广调解 基层治理的“四堂四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模式。针对基层矛盾纠纷的不同性质、不同法律关系、不同疑难复杂程度,统筹使用基层党政、部门、政法单位力量,整合乡贤、五老人员以及各类社会组织、群团组织等基层治理的各方面资源,有序有力、协调联动,化解矛盾纠纷,全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
三是推动调解服务中心工作模式。结合疫情防控工作,充分发挥人民调解高效便民优势,积极参与化解疫情期间韩美美容整形医疗事故、西南石油资阳送气站王某及母亲死亡纠纷、高新工业园区某工地坠亡案、高校学生猝死案等重特大案件的调解。加强疫情防控及企业复工复产期间出现的矛盾纠纷的分析研判,强化纠纷排查调处。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将文明待人、和谐相处、以和为贵的理念贯穿于调解过程,先明法理,再通人情,合情合理合法化解纠纷,知礼守信倡导文明。结合重大节日、重大政治活动以及“春耕农忙”等矛盾纠纷多发期间,集中组织开展“大宣传、大排查、大调解”活动,确保社会平稳。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综治协调、社会参与、多元并举、法治保障”的大调解工作格局,完善“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协调机制,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防范化解各类社会风险的第一道防线作用,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资阳筑牢坚实基础。
一是继续推进纠纷预防调处多元化化解机制,持续深化“诉源治理”,坚持前端化解、关口把控,着力把更多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在源头、在诉前,有效减少纠纷发生。
二是继续深化“调解 ”机制,加强“诉非衔接”、检调对接、公调对接、访调对接,完善和解、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解纷途径相互衔接、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促进跨部门、跨区域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工作联动,确保社会政治环境安定和谐。
三是充分发挥基层人民调解组织的作用,健全完善矛盾纠纷排查、研判、通报、联调、回访机制,健全重大疑难纠纷“一纠纷一专班”制度,妥善解决各类矛盾纠纷。
四是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能作用和镇(乡、街道)、村(社区)作用,持续推广“四堂四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模式,不断拓展纠纷调处的工作制度、工作内容、工作领域。
五是不断加强对人民调解员培训和专职人民调解配备力度,提高调解技能和水平,强化纠纷排查调解效果,力争将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尊敬的赵乙霖代表:再次感谢您对我市社会矛盾纠纷源头防范和化解工作的关注和监督。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社会化工程。在今后的工作中,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将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为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确保社会大局稳定做出积极的贡献。
谢谢!
资阳市司法局
2022年5月31日